October 2022

华为第二季度的收入温和增长,因美国制裁导致的下滑开始减缓

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周四(10月27日)报告说,公司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呈现温和增长,原因是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业务稳步增长;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制裁打击其一度强大的手机业务之后找到了新的立足点。 华为周四表示,该公司前三个季度的收入为620.3亿美元(445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亿元人民币。 据路透社的计算,同期利润下降了42.45% 跌至267.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发言人将下降归因于对研发和新业务领域的投资。 根据路透社的计算,仅第三季度的收入就达到了1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5%。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业绩符合公司的预测。 他说:“我们设备业务的下滑继续放缓,而我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美国于2019年将华为列入出口黑名单,禁止这家电信巨头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组件和技术。 美国此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华为的手机业务,该公司的手机业务在2019年占据中国市场的42%。该公司现在有点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包括其前预算单位“荣耀终端”(Honor),华为于2020年将其出售。 华为正在推动开发其它对美国技术依赖程度较低的业务,包括智能汽车零部件、节能系统和云服务。 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的数据,华为与赛力斯(Seres)共同开发的“问界M5”(Aito M5)汽车,在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所有电动SUV车型的销售中排名第10位。

华为第二季度的收入温和增长,因美国制裁导致的下滑开始减缓

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周四(10月27日)报告说,公司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呈现温和增长,原因是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业务稳步增长;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制裁打击其一度强大的手机业务之后找到了新的立足点。 华为周四表示,该公司前三个季度的收入为620.3亿美元(445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亿元人民币。 据路透社的计算,同期利润下降了42.45% 跌至267.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发言人将下降归因于对研发和新业务领域的投资。 根据路透社的计算,仅第三季度的收入就达到了1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5%。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业绩符合公司的预测。 他说:“我们设备业务的下滑继续放缓,而我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美国于2019年将华为列入出口黑名单,禁止这家电信巨头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组件和技术。 美国此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华为的手机业务,该公司的手机业务在2019年占据中国市场的42%。该公司现在有点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包括其前预算单位“荣耀终端”(Honor),华为于2020年将其出售。 华为正在推动开发其它对美国技术依赖程度较低的业务,包括智能汽车零部件、节能系统和云服务。 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的数据,华为与赛力斯(Seres)共同开发的“问界M5”(Aito M5)汽车,在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所有电动SUV车型的销售中排名第10位。

香港預算赤字恐達年初預估3倍 經濟學家料財赤逼近1600億

受防疫措施影響,中港通關仍然無期,經濟持續疲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估計2022/23財政年度將會錄得超過1,000億元赤字,較今年預算案所估算的多近一倍。外電統計多位經濟學家的預測,他們料香港今年的財政赤字可能是政府最初估計數據的三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今個財政年度將會錄得超過1,000億元赤字,將會成為歷來第二高的財政赤字,僅次於前年2,325億元赤字的歷史紀錄。 而根據《彭博》對12位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他們預料香港2022-23財年的財政赤字可能達到1,590億港元(折合約203億美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GDP)的5%,數字接近政府年初預算案所估算的563億港元的三倍,同時高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個月修訂後的超過1,000億港元之預測。 截至8月底,香港政府財政儲備為7,741.7億元,從過去五年的平均情況來看,相當於14個月的支出。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Lloyd Chan表示,香港今年年底的外匯存底可能在8,000億港元左右,與政府支出的比例將降至二十多年最低水平。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新课 “第二课堂”带领青少年感受天地大不同

央视网消息:在太空授课进行的同时,中国科技馆在线下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第二课堂”科普活动。 10月12日下午,主题为《奇迹天宫 你好!地球!》的太空授课“第二课堂”科普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和航天、物理、生物等多领域的专家通过天地对比实验、多维度体验等方式,带领青少年感受天地大不同,领悟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科研意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中国首飞航天员 杨利伟:航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通过我们一些工作,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这样对他们将来的成长特别是对将来步入社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启迪。 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在现场观看了太空授课直播,航天员和各领域的专家与现场学生互动问答,解读实验现象、延伸知识讲解,多种多样的科普内容在学生内心深处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学生:我特别想知道很多新的知识,因为我长大了也想当一名宇航员。 学生: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 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 副馆长 钱岩:中国科技馆和载人航天办联合建设了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未来我们会依托这样的一些基地,继续带领全国的科技馆广泛地开展航天科普活动,激发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科普的活动当中。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在活动中,杨利伟还介绍了航天员选拔的相关细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中国首飞航天员 杨利伟:目前我们大概还划分了一些范围,比如说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包括一些科研机构、部队的一些飞行员。随着我们工程的推进,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也是一个工程发展的必然。

美債息飆升 收息股全線陣亡 達里奧「拯救」了英鎊?|鄭昆侖

毫無疑問,英鎊匯價波動以及人民幣貶值是上週環球市場的焦點。儘管催化劑是英鎊匯價因素, 但是不少在香港上市的公用股、REITs、地產股全週向下。 港燈(2638)上週下跌5.5%(5.50港元)、中電(0002)下跌7.5%(59.35港元)、領展(0823)全週亦下挫10.0%(54.9港元)。今年為止表現差勁的粵海投資(0270)上週下跌8.0%(6.29港元), 亦見自從2013年9月6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即使是最受英鎊匯價影響的電能(0006),上週股價下跌7.2%(39.4港元)。同系的長江基建亦是下跌7.3%(40.05港元)。長實(1113)的大多數資產仍是中港兩地的物業以及發展項目, 理應不是太受英鎊因素的影響。然而, 長實的股價上週下跌10.3% (47.2港元)。本地地產股恒基地產(0012)也下跌8.4%(22.0港元)。 儘管是英資銀行, 但是渣打(2888)上週僅下跌5.9% (49.45港元)。同樣是英資銀行的匯控(0005)則下跌9.7%(41.25港元)。渣打很少涉英國零售銀行業務, 而且在中東、印度以及新加坡的業務比重較高。 如果參考年初至今(YTD)的總回報(股價變動+股息收入),那麼情況或更加明顯。東江水的供應者粵海投資年初至今涉負回報30.3%, 原因之一是粵海投資近年舉債去投資內地水利項目, 但是新項目涉疲弱的現金流。領展年初至今涉負回報17.9%、中電的負回報為21.5%。電能年初至今涉負回報13.2%, 亦優於只涉香港供電業務的港燈(負23.9%)。香港中華煤氣(0003)年初至今錄得40.1%的負回報。香港中華煤氣的母企恒基地產的的負回報也達28.1%。 總括而言, 市場的最大擔憂似乎並不是英鎊匯價波動因素。相反, 年初偏向低息率的香港中華煤氣(當時息率僅2.87厘)最受到環球加息的「傷害」。今年年初, 港燈當時的息率為4.2%, 亦低於電能的5.8%。同樣都是公用股, 香港中華煤氣的回報差過港燈, 而港燈的回報又弱於電能。息率水平之高低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當投資者買入1年期美國國債可以享有4厘的回報率, 那麼即使是公用股股息率亦不宜低於5厘。由於美國息週期有可能持續至2023年的第3至第4季, 因此股息率最好有6厘以上吧。 至於忽然遭很多人(包括財演、財金界名宿、散戶、傳媒)唱淡(應該是發佈末日論)的英鎊(Sterling Pound), 英鎊兌美元(GBP / USD)不但沒有跌穿所謂的1算水平, 反而在極度悲觀的氣氛之下企穩了。 其實所謂的英鎊末日論是有點兒「多餘」的。美元強勢是主調, 因此大多數貨幣兌美元呈現貶值是正常走勢。不要說歐元、日圓、英鎊, 就算是疑似涉「維穩」的人民幣年初至今兌美元也貶了約11%。離岸人民幣也一度貶穿了歷史弱位水平(USD / CNH: 7.20), 亦導致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表「久賭必輸(沽出人民幣)」的言論。 英鎊末日論的信奉者當然只集中英國政府的小型財政措施(The UK September 2022 Mini-budget)。老實說, 在經濟放緩(再加上加息、高通脹)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推出逆週期經濟措施屬合適的做法(儘管未必可以說成德政)。Mini-budget主要是將英國個人利得稅率由20%降至19%,而且原本在2023年的企業稅率上調計劃(由19%調升至25%)將會取消。 那當然, 唱淡者有很多「理據」支持其說法, 包括財政政策將會推高英國在2023年的財政赤字以及國債水平。至於基金界名宿Ray Dalio﹙達里奧﹚似乎亦不甘寂寞,在9月28日於各大傳媒發表其看淡英國的論點。 Ray Dalio指出英國政府的做法猶如新興市場,而且財政措施應該無效(原文:Ray Dalio says UK operating …

美債息飆升 收息股全線陣亡 達里奧「拯救」了英鎊?|鄭昆侖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