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浪潮重构互联网生态 哪些创业机会涌现?

ChatGPT依然在搅动人工智能(AI)风云。尽管谷歌在过去的两年中由于谨慎的态度未能发布Bard,让OpenAI抢占先机。但作为硅谷巨头,谷歌从来不缺乏“后来居上”的决心和实力。   当地时间3月6日,来自谷歌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一组AI研究人员公布了史上最大的视觉语言模型:PaLM-E。作为一种多模态具身视觉语言模型,PaLM-E能将视觉和语言集成到机器人控制中。 这个消息,让已经在AI投资圈深耕多年的刘天杰兴奋起来。刘天杰是华映资本董事,也是AIGC领域的一线投资人。早在去年下半年,由ChatGPT模型前身GPT3驱动的恋爱应用——AI聊天软件Replika就走入了他的视线,他意识到基于NLP(自然语言处理)的AI模型已经较以前有了变化。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我们理解,它(PaLM-E)已经跟真实世界有一些交互能力。”巧合的是,在他的预想中,ChatGPT引领的这条路子是很清楚的,他看重的就是未来更多各行各业能够去做AI赋能的应用,比如SaaS、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甚至是机器人。   随着ChatGPT及其API的发布,这一大模型身后的蓝海让许多创业公司蜂拥而至。刘天杰认为,这一波兴起的AI浪潮与元宇宙、Web3有本质上的区别,互联网的生态得以重建了。但在泥沙俱下的市场中,第一波有很多“蹭热度的”,只有拥有真实用户和了解用户需求的项目才能生存下来。   ChatGPT出圈 创业者拥抱大模型   2022年下半年,一款AI聊天软件Replika突然火爆全球。人们惊喜地发现,与AI聊得越多,AI就越“懂”你,甚至还会提炼出用户的语气。更有意思的是,该软件的创始人在采访中表示,约有40%的用户描述自己与AI为恋人关系。   Replika这款聊天软件正是基于OpenAI的GPT- 3大模型,它也是ChatGPT基于的GPT-3.5模型的前身。很快,Replika就走入了刘天杰的视线。他意识到,基于NLP(自然语言处理)的AI模型已经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他开始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随着ChatGPT的公布,以及GPT-3.5 Turbo的API开放,AI的浪潮蔓延到各行各业,市场对此的反应可以用“狂欢”二字来概括。在刘天杰看来,实际上,开放API是符合预期的,这个项目原本就是开源的,此前也已经有很多人在用GPT3或者GPT-3.5的开源代码来做应用。   不过,ChatGPT如此“出圈”,还是超出了他的意料。放眼整个AIGC领域,“国内现在肯定是风起云涌。硅谷这股风比国内要更大,因为(国外)几个大模型都已经成熟了,美国那边至少已经有几百上千的项目涌现出来。”   “(ChatGPT)确实加快了公众对于AIGC或者AI领域的关注。但是,这条路进化到今天并非一蹴而就。包括ChatGPT的基础模型Transformer,实际上也是2017年就提出来了。”刘天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2017年到今天,大家一直在做大量的工程化工作。到今天ChatGPT有这个成绩,跟之前多年的积累是息息相关的。”   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看到的创业者其实不仅仅是AI领域的,其他很多领域也在开始拥抱新的大模型以及新的AI能力。   “我们更多地会把这个领域定义成AI+,而不是AIGC。意思就是,利用AI赋能给各行各业。我觉得未来这将是(所有公司的)一个基础能力。”刘天杰说道。   低价策略 OpenAI构建“AI飞轮”   OpenAI在ChatGPT上的脚步显得非常主动和激动。大热刚刚3个月,ChatGPT API就高调上线了。这个API由GPT-3.5 Turbo模型支持。HerAI App的开发者王绍此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口服务定价大约是3分/1000个汉字。这一定价较GPT-3.5模型便宜90%。   “Turbo就是加速的意思,它的反应速度是要比ChatGPT要快很多的。从底层算力上看,其实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成本降低、反应速度提高,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GPT-3.5 Turbo模型实际使用的参数相比ChatGPT下降了。”刘天杰说道。   他随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比如说,你有1750亿个参数,但是你喂给它的训练集很小,也训练不出效果,会导致大量的问题,我们称其为过拟合。所以,参数大意味着训练集要足够大。但是,参数越大并不意味着模型的表现越好,越能理解人的语义。恰恰相反的是,现在大家都想用更少的参数训练出一个更好的大模型。”   为什么GPT-3.5 Turbo能在更小的参数上实现更好的效果呢?“实际上,ChatGPT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使用的实际对话集,这些对话集相比OpenAI使用无监督训练的语义集,要更准确、更高质量。”刘天杰说道,“因为,用户实际使用的对话中有上下文、有反馈,收集这些数据后再去训练模型,新的模型就会比之前更精确,就达到了用更小的参数量实现更准确的效果。   在刘天杰看来,GPT-3.5 Turbo成本的下降,核心的一点就是实际计算的成本确实比之前要低,因为它的模型更准了。   “当然,一方面也因为OpenAI本身不是一个盈利机构,并且它也需要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去形成这种实际的对话集,再输入模型中做进一步的训练,而低价也会导致用户量进一步的增长。”他说道。   刘天杰表示,这就是所谓的“AI飞轮”。“用户提高了,数据变多了,模型更准了,用户自然更多了。飞轮一旦跑起来,OpenAI就能甩掉其他对手,这也是它低价策略的一个原因。”   生态重构 三类创业机会涌现   随着ChatGPTAPI的开放,调用这个接口来实现AI赋能成为许多创业公司的追求,这种热潮不免让人想起元宇宙、Web3等新概念引领的风潮。许多人会问,看看两年前扎克伯格看好的元宇宙如今在哪儿,未来ChatGPT又会在哪儿?不过,在刘天杰看来,这一波兴起的AI浪潮与前一段时间的元宇宙、Web3有本质上的区别。   “元宇宙、Web3是一个分布式的东西。在这里,大家希望互联网信息或者经济系统,都用一个分布式、加密式的方式去重构。”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但当前这一波AI浪潮恰恰相反,它会变成一个非常集中的东西,未来AI的底层能力将由有基础预训练大模型能力的几个大厂提供,其他人就在这些底层大模型上去开发应用。”   “所以说,整个互联网的生态我认为是重构了。这有点类似于当年的云服务,由几个大厂来做云服务厂商,在云之上,你们去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刘天杰进一步说道。   在ChatGPT引领的这一波AI浪潮中,刘天杰看到了三大层次的创业机会。第一类是做中文的底层大模型。“这类创业者往往都是高校出来的,比如说清华系有一大堆人在做底层大模型。但任重而道远,训练底层大模型,一是非常烧钱,二是要有足够强的算力。”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另外,小公司收集训练集的能力不够,而大模型的‘大’,大在它的训练集。小公司并没有积累大量的数据。”他说道。   第二类是中间层,比如做模型的微调、预训练;或者在底层大模型的基础上训练新模型,比如虚拟人模型。“这些模型是基于底层大模型的语义能力,然后在这个能力之上加了各种限制条件。”他说道,这里有一些创业机会,但并不算多。   第三类是应用层,这也是大多数创业公司正在探究的道路。“目前最直接的是生成图片、文字、视频甚至3D内容。但是这些相对来说壁垒不够,因为模型也不是你的,训练集也不是你的,无非就是做一点优化的工作。”刘天杰说道。   “当然还有更前沿的,就是科学家团队在探索真正的终局——通用智能,但这一块现在还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道。   泥沙俱下 用户需求才是根本   在刘天杰的预想中,ChatGPT引领的这条路子是很清楚的,他看重的就是未来更多各行各业能够去做AI赋能的应用,比如SaaS、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甚至是机器人。   他现在主要关注两大板块,一是AI生成3D资产。“因为这一块有真正会掏钱的客户——游戏公司。这一块是他们的痛点,因为制作3D内容非常昂贵,如果能用AI制作3D内容,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但目前大模型的能力还解决不了3D的生成,这是一个我们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二是文字转换动作的应用。“也就是说,我用AI指挥实体的东西去执行操作,比如说机器人、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全局的智能助手等。这一块涉及到大模型的多模态输出和输入,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前沿的领域,也是大模型没有完全解决的领域。”刘天杰解释道。   市场太热,到底哪些才是靠谱的项目?对此,一些投资人直言“又兴奋又焦虑”。   不过,刘天杰还没到焦虑的地步,他直言,“我们看了太多这种新技术、新概念的例子,第一波(冲在前面的)有很多蹭热度的。从经典的盖特纳创业模型来看,新技术都会先经历这样的事情,后面真正能使用这个技术的人才会崛起。”   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很多很强的创业者,例如传统大厂里面职位非常高的人,或者在科学界有头有脸的人,也都被吸引入场。“国内比如说美团的王慧文、快手CTO以及某电商大厂技术负责人。”   据刘天杰介绍,某电商大厂技术负责人提出了Transformer大模型中一个关键的技术路线,叫做多头注意力机制。“泥沙俱下,当然有大量蹭热度的,但是也有很多很强的创业者在开始干这件事。”他说道。 […]

澳门博彩业运营商美高梅中国2022年底亏损1.54亿

博彩运营商美高梅中国在2022年结束时,调整后的EBITDA(税前利润、利息、折旧和摊销)为负值,约为13亿港币(1.54亿欧元)。 相比之下,在2021年,特许公司记录的调整后EBITDA约为1.87亿港币(2200万欧元)。 去年,该集团的净收入为53亿港币(6.29亿欧元),而2021年为94亿(11亿欧元)。 在2022年,入住率为34%,而2021年为57%,美高梅中国在境内有两个综合 “度假村”,表示。 根据当局公布的最新数据,1月份,澳门的博彩收入达到115.8亿澳门元(13.2亿欧元),是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2020年以来,由于采取了严格的预防和控制covid-19的措施,澳门的特许经营商积累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导致游客数量急剧下降。 12月,在中国改变其 “零感染 “战略后,中国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取消大多数卫生措施。 博彩业是澳门经济的引擎,占澳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5%,为8万多人提供工作,约占就业人口的17%。 2019年,该地区迎来了近4000万名游客,澳门赌场的收入为2924亿澳门元(约319亿欧元)。 作为世界赌博之都,澳门是中国唯一一个赌场赌博合法化的地方。有六家特许经营商在境内经营,分别是米高梅、银河、威尼斯人、新濠、永利和澳博,他们在12月16日续签了未来十年的特许经营合同,该合同于1月1日生效。 当局在公开招标中要求把重点放在非博彩元素和外国游客上,希望使领土的经济多样化。

Oi的司法重组因法院判决而结束

股东Pharol今天披露,巴西电信运营商Oi及其全资子公司的司法重组已被法院裁决终止,该裁决 “证明已履行了在债权人面前承担的义务”。 在发给葡萄牙证券交易委员会(CMVM)的一份声明中,Pharol宣布 “终止Oi及其子公司的司法重组”。 周三,在巴西市场收盘后,”里约热内卢州首府司法区第七企业法院发布(……)判决,宣布终止对公司及其全资、直接和间接子公司的司法重组 “Oi Móvel、Telemar Norte Leste、Copart 4 Participações、Copart 5 Participações(均由Oi公司继承)、葡萄牙电信国际金融公司和Oi Brasil Holdings Coöperatief U.A。 “声明说:”司法重组的批准是Oi公司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实施其战略计划,寻求其长期可持续性。 该计划的重点是加快 “核心 “业务的收入,寻找和创造新的收入来源,重新调整其成本结构,平衡固定电话特许权及其传统业务的运营和监管责任,以及提供数字解决方案和光纤连接,旨在改善全国人民和企业的生活,据该公司称。 巴西电信运营商表示,终止Oi的司法重组的判决 “证明了在司法重组终止之日之前在其债权人面前所承担的义务得到了履行”。 Oi说:”随着主要计划步骤的成功执行,重点是完成UPI Ativos Móveis和InfraCo的销售,公司支付了与BNDES的债务,金额为46亿雷亚尔(按当前汇率计算约为8.14亿欧元)–最大的单一债权人 “和 “解决Móvel的过渡贷款,金额为24亿雷亚尔(4.24亿欧元)”。 报告还强调了 “通过公开发行,收购了2026年到期的98.71%的票据,价值44亿雷亚尔(7.78亿欧元);以及支付了InfraCo可转换债券,价值35亿雷亚尔(6.19亿欧元)。

华为第二季度的收入温和增长,因美国制裁导致的下滑开始减缓

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周四(10月27日)报告说,公司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呈现温和增长,原因是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业务稳步增长;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制裁打击其一度强大的手机业务之后找到了新的立足点。 华为周四表示,该公司前三个季度的收入为620.3亿美元(445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亿元人民币。 据路透社的计算,同期利润下降了42.45% 跌至267.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发言人将下降归因于对研发和新业务领域的投资。 根据路透社的计算,仅第三季度的收入就达到了1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5%。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业绩符合公司的预测。 他说:“我们设备业务的下滑继续放缓,而我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美国于2019年将华为列入出口黑名单,禁止这家电信巨头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组件和技术。 美国此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华为的手机业务,该公司的手机业务在2019年占据中国市场的42%。该公司现在有点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包括其前预算单位“荣耀终端”(Honor),华为于2020年将其出售。 华为正在推动开发其它对美国技术依赖程度较低的业务,包括智能汽车零部件、节能系统和云服务。 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的数据,华为与赛力斯(Seres)共同开发的“问界M5”(Aito M5)汽车,在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所有电动SUV车型的销售中排名第10位。

华为第二季度的收入温和增长,因美国制裁导致的下滑开始减缓

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周四(10月27日)报告说,公司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呈现温和增长,原因是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业务稳步增长;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制裁打击其一度强大的手机业务之后找到了新的立足点。 华为周四表示,该公司前三个季度的收入为620.3亿美元(445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亿元人民币。 据路透社的计算,同期利润下降了42.45% 跌至267.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发言人将下降归因于对研发和新业务领域的投资。 根据路透社的计算,仅第三季度的收入就达到了1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5%。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业绩符合公司的预测。 他说:“我们设备业务的下滑继续放缓,而我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美国于2019年将华为列入出口黑名单,禁止这家电信巨头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组件和技术。 美国此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华为的手机业务,该公司的手机业务在2019年占据中国市场的42%。该公司现在有点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包括其前预算单位“荣耀终端”(Honor),华为于2020年将其出售。 华为正在推动开发其它对美国技术依赖程度较低的业务,包括智能汽车零部件、节能系统和云服务。 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的数据,华为与赛力斯(Seres)共同开发的“问界M5”(Aito M5)汽车,在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所有电动SUV车型的销售中排名第10位。

香港預算赤字恐達年初預估3倍 經濟學家料財赤逼近1600億

受防疫措施影響,中港通關仍然無期,經濟持續疲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估計2022/23財政年度將會錄得超過1,000億元赤字,較今年預算案所估算的多近一倍。外電統計多位經濟學家的預測,他們料香港今年的財政赤字可能是政府最初估計數據的三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今個財政年度將會錄得超過1,000億元赤字,將會成為歷來第二高的財政赤字,僅次於前年2,325億元赤字的歷史紀錄。 而根據《彭博》對12位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他們預料香港2022-23財年的財政赤字可能達到1,590億港元(折合約203億美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GDP)的5%,數字接近政府年初預算案所估算的563億港元的三倍,同時高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個月修訂後的超過1,000億港元之預測。 截至8月底,香港政府財政儲備為7,741.7億元,從過去五年的平均情況來看,相當於14個月的支出。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Lloyd Chan表示,香港今年年底的外匯存底可能在8,000億港元左右,與政府支出的比例將降至二十多年最低水平。

美債息飆升 收息股全線陣亡 達里奧「拯救」了英鎊?|鄭昆侖

毫無疑問,英鎊匯價波動以及人民幣貶值是上週環球市場的焦點。儘管催化劑是英鎊匯價因素, 但是不少在香港上市的公用股、REITs、地產股全週向下。 港燈(2638)上週下跌5.5%(5.50港元)、中電(0002)下跌7.5%(59.35港元)、領展(0823)全週亦下挫10.0%(54.9港元)。今年為止表現差勁的粵海投資(0270)上週下跌8.0%(6.29港元), 亦見自從2013年9月6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即使是最受英鎊匯價影響的電能(0006),上週股價下跌7.2%(39.4港元)。同系的長江基建亦是下跌7.3%(40.05港元)。長實(1113)的大多數資產仍是中港兩地的物業以及發展項目, 理應不是太受英鎊因素的影響。然而, 長實的股價上週下跌10.3% (47.2港元)。本地地產股恒基地產(0012)也下跌8.4%(22.0港元)。 儘管是英資銀行, 但是渣打(2888)上週僅下跌5.9% (49.45港元)。同樣是英資銀行的匯控(0005)則下跌9.7%(41.25港元)。渣打很少涉英國零售銀行業務, 而且在中東、印度以及新加坡的業務比重較高。 如果參考年初至今(YTD)的總回報(股價變動+股息收入),那麼情況或更加明顯。東江水的供應者粵海投資年初至今涉負回報30.3%, 原因之一是粵海投資近年舉債去投資內地水利項目, 但是新項目涉疲弱的現金流。領展年初至今涉負回報17.9%、中電的負回報為21.5%。電能年初至今涉負回報13.2%, 亦優於只涉香港供電業務的港燈(負23.9%)。香港中華煤氣(0003)年初至今錄得40.1%的負回報。香港中華煤氣的母企恒基地產的的負回報也達28.1%。 總括而言, 市場的最大擔憂似乎並不是英鎊匯價波動因素。相反, 年初偏向低息率的香港中華煤氣(當時息率僅2.87厘)最受到環球加息的「傷害」。今年年初, 港燈當時的息率為4.2%, 亦低於電能的5.8%。同樣都是公用股, 香港中華煤氣的回報差過港燈, 而港燈的回報又弱於電能。息率水平之高低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當投資者買入1年期美國國債可以享有4厘的回報率, 那麼即使是公用股股息率亦不宜低於5厘。由於美國息週期有可能持續至2023年的第3至第4季, 因此股息率最好有6厘以上吧。 至於忽然遭很多人(包括財演、財金界名宿、散戶、傳媒)唱淡(應該是發佈末日論)的英鎊(Sterling Pound), 英鎊兌美元(GBP / USD)不但沒有跌穿所謂的1算水平, 反而在極度悲觀的氣氛之下企穩了。 其實所謂的英鎊末日論是有點兒「多餘」的。美元強勢是主調, 因此大多數貨幣兌美元呈現貶值是正常走勢。不要說歐元、日圓、英鎊, 就算是疑似涉「維穩」的人民幣年初至今兌美元也貶了約11%。離岸人民幣也一度貶穿了歷史弱位水平(USD / CNH: 7.20), 亦導致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表「久賭必輸(沽出人民幣)」的言論。 英鎊末日論的信奉者當然只集中英國政府的小型財政措施(The UK September 2022 Mini-budget)。老實說, 在經濟放緩(再加上加息、高通脹)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推出逆週期經濟措施屬合適的做法(儘管未必可以說成德政)。Mini-budget主要是將英國個人利得稅率由20%降至19%,而且原本在2023年的企業稅率上調計劃(由19%調升至25%)將會取消。 那當然, 唱淡者有很多「理據」支持其說法, 包括財政政策將會推高英國在2023年的財政赤字以及國債水平。至於基金界名宿Ray Dalio﹙達里奧﹚似乎亦不甘寂寞,在9月28日於各大傳媒發表其看淡英國的論點。 Ray […]